科信中心舉辦“科學三減”主題沙龍活動
2023年7月10日,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在上海市開展“科學三減”主題沙龍活動,圍繞食品包裝正面標識(Front-of-Pack Labelling, FOP)等話題進行交流討論。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復旦大學、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機構的有關專家參與了本次活動。
科信中心主任鐘凱介紹了FOP體系的國際發展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據介紹,目前全世界有近50個國家使用政府支持的FOP體系,多為自愿實施,且各國家和地區的實施效果參差不齊。鐘凱認為,結合各國的實施經驗,我國的FOP政策應適應本國國情、定期跟蹤評估、動態調整完善,同時政府部門和專業機構不應對FOP的實施效果有過高期待。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營養一室副研究員鄧陶陶介紹了營養素度量法(Nutrient Profiling,NP)的初步研究進展。據介紹,目前國外學者建立了分別針對飽和脂肪、鈉等限制營養素,及蛋白質、膳食纖維、鈣、維生素D等推薦營養素或兩者相結合的數十種NP模型,并無統一解決方案。未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將以對乳制品為試點,測試相關NP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二室主任李建文研究員介紹了游離糖、鈉、脂肪的評估的相關進展。評估結果顯示,食糖是中國消費者最重要的糖攝入來源,食鹽及調味品的鈉占攝入量的8成左右,在外就餐時一頓飯的烹調油消費量就接近家庭烹飪一天的量。這些數據都表明,廚房才是“三減”的主陣地。
隨后,專家及行業代表圍繞FOP、NP、食品“三減”策略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陳君石院士在總結時指出,FOP主要分為信息型和評價型兩類,當前階段,以推動食品企業營養健康轉型為出發點,我們應該以信息型為方向,開發有助于我國消費者正確選擇產品的FOP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