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節(jié)后發(fā)胖,這件事很重要 !
時間:2022-01-27 16:47:00
原 創(chuàng) :馬冠生
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春節(jié)期間怎樣吃,才能既滿足全家老小的口福,又吃得健康呢?——除了要保證均衡飲食,加強身體活動之外,烹調方式的選擇也十分重要。這個春節(jié)試一試 :多點蒸煮燉,少點炸煎烤。
很多地方過年時會有炸藕夾、炸丸子、炸魚、炸肉的習慣,這些食物雖然好吃,但是存在很多問題。首先,食物在炸的過程當中必定會使用大量的烹調油,這無疑會增加油脂及能量的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成年人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為 25 ~ 30 克。油脂攝入過多會對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導致超重肥胖,而肥胖會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的發(fā)病風險。
不僅如此,高溫烹調及重復用油易產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干擾必需脂肪酸代謝,不僅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神經系統(tǒng)健康,還容易增加成人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性。
食物在煎、炸、烤(尤其是明火燒烤)的過程中溫度很高,脂肪的聚合反應和分解作用加強,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低級酮和醛類 ;還會產生具有致癌、致突變作用的丙烯酰胺、多環(huán)芳烴類和雜環(huán)胺類的物質,增加胃癌、食道癌等的危險性。
所以,基本上炸、煎、烤等高溫的烹調除了給食物帶來一些特殊的香味、口感之外,從健康的角度沒有太多的好處。
由于烹調方式和加熱時間的不同,對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食物在蒸、煮、燉的過程當中,部分蛋白質和糖類被水解,使食物更加容易被吸收。煮、燉的過程會使一部分無機鹽和水溶性維生素溶解到湯中,造成營養(yǎng)素的損失 ;在蒸的過程中無機鹽不會流失,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和煮大致一樣。
而食物在煎、炸、烤(尤其是明火燒烤)時溫度較高,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怕熱、容易氧化的維生素都會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從而降低營養(yǎng)價值。
生活中,我們常看到油炸、油煎食物時會在食物表面掛上一層雞蛋或是淀粉糊,這其實是在食物表面涂上一層保護層,避免熱油和食物直接接觸,這樣不僅能隔絕高溫,降低對營養(yǎng)素的破壞,還能使油不進入食物內,避免食物的鮮味外溢。
然而,即便這樣,煎炸烤食物也應盡量少吃。此外,營養(yǎng)素的損失與加熱時間也有關系,加熱時間越長,營養(yǎng)素損失越多。
可見,與炸煎烤相比,蒸煮燉的食物更加有營養(yǎng),也更加健康。
如今,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不再拘泥于填飽肚子和色、香、味俱全,更是要通過科學的烹調保留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營養(yǎng)素,盡量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
因此,這個春節(jié)跟家人一起多采用蒸煮燉等烹調方式,減少油、鹽的用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