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配方食品監管考察交流活動圓滿成功
時間:2019-08-21 10:19:00
受墨西哥聯邦健康風險保護委員會(COFEPRIS)和美國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聯合研究所(JIFSAN)邀請,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組團、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審評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參加,于2019年8月21日-28日,赴墨西哥和美國開展嬰幼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嬰配食品)監管及法規標準交流考察活動,考察期間,中方代表團與墨美兩國的政府監管部門、技術機構和行業協會圍繞嬰幼兒配方食品法規標準、風險交流、營養政策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溝通與討論。

中墨嬰配食品監管及法規標準專題研討會現場
在墨西哥期間,中方代表團與墨西哥政府有關部門召開了中墨嬰配食品監管及法規標準專題研討會,墨西哥外交部副部長、墨西哥聯邦衛生風險保護委員會副局長、墨西哥國家食品衛生安全和質量服務局農業司司長、墨西哥乳制品商會主席,墨西哥漁業協會主席及行業代表等出席了會議。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司 周石平司長
中方代表團團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司周石平司長介紹了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安全管理現狀,他指出,中國目前有115嬰幼兒配方粉生產企業,1000億的市場規模。為保證嬰幼兒健康,目前市場監管總局采取了產品配方注冊、生產經營許可、監督檢查、違法行為查處、問題食品召回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來監管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安全。目前取得了一定監管成效,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已經連續三年的抽檢合格率在99%以上。但依然面臨地區發展不平衡、整體行業基礎比較薄弱、部分小企業存在主題責任不落實,質量安全水平不穩定等挑戰需要解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食品司副巡視員李泰然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司副巡視員李泰然介紹了中國嬰配食品標準的概況。李泰然指出,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其前身為食品衛生標準,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最早見于對食品添加劑實施管理的《清涼飲料色素管理辦法》。七十年代,研究制定食品污染物限量標準,現已累計發布標準126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針對監管需要和產業發展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制定修訂亟需的基礎標準、生產經營衛生規范、檢驗方法和農獸藥殘留等標準。重點加強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人群營養型食品標準,以及學校、醫院、養老機構等重點人群集中供餐食品安全與營養操作規范類標準的研制。

國家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 一級巡視員 唐光江
國家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 一級巡視員 唐光江介紹了我國進出口食品監管體系及概況 。2018年,中國進出口食品化妝品222.5萬批,貨值1501.6億美元,增長11.3%。其中,全國進境食品化妝品77.7萬批,貨值771.0億美元,增長18.8%。目前,中國已確立了以責任配置為主線,符合國際慣例的進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對進口食品安全從進口前、進口時和進口后三個環節進行全鏈條管理。出口原料要求來自備案養殖場,對出口企業要求到海關進行備案,對出口前的產品實施抽查檢驗。

墨西哥外交部合作與雙邊經濟關系局長卡洛斯·卡斯蒂略·佩雷斯先生
墨西哥外交部合作與雙邊經濟關系局長卡洛斯·卡斯蒂略·佩雷斯先生對中國代表團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他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安全問題影響面會越來越大,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和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的活動是中墨在食品安全合作方面的一次良好開端。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主任 包大躍
科信中心主任包大躍在發言中指出,中國與墨西哥同為文明古國、文化大國,兩國文明交相輝映、互鑒共進。此次食品安全交流會將一步拉近兩國人民的“餐桌”距離,助力中墨關系再上新臺階。
中方代表團成員:




墨西哥聯邦健康風險保護委員會 副局長安吉莉卡·加西亞·奧塔門迪女士
墨西哥聯邦健康風險保護委員會副局長介紹了嬰配食品監管及標準情況。墨西哥政府1991年5月23日以第90號命令成立了國家母乳喂養委員會,以便通過促進母乳喂養降低嬰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墨西哥的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基本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標準保持一致。
墨西哥方代表成員


墨西哥乳制品商會 會長/主席米格爾·加西亞·帕雷德斯
墨西哥乳業協會主席米格爾·加西亞·帕雷德斯先生向中方代表團介紹了其在墨西哥發展以及墨西哥全國奶業協會的相關情況。墨西哥全國奶業協會成立于1961年,擁有125家會員公司,其乳制品生產量占全國生產總量的86%。
墨西哥漁業協會代表們介紹了墨西哥水產漁業生產及出口情況。墨西哥方代表與中方代表團就其水產品出口問題進行了溝通。到會的墨西哥相關政府部門及漁業協會向中國海關提出其水產品出口中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加快推進墨西哥棕蝦出口中國的準入問題,啟動金槍魚、沙丁魚、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海蟹(多個品種)、海螺及水母出口中國的準入問題等。中方代表海關總署唐光江巡視員對墨方關注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特別指出墨方水產品輸華遇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溝通不暢,建議雙方加強溝通,共同解決問題,保障中墨進出口水產品膜衣的順暢開展。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在總結中表示,中墨頂級食品安全專家圍繞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規和監管問題,從法規標準,到注冊管理,多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地討論和交流,來自政府、行業等多方的領導和專家,結合自己的工作,分享了自己寶貴的經驗和見解,我聽后感覺收獲頗豐,也為以后食品安全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想也必將為中墨兩國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提供新的視野和動力。

中墨嬰配食品監管及法規標準專題研討會合影
訪問美國期間,中方代表團訪問了美國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聯合研究所(JIFSAN)并開展的中美嬰配食品機關及法規標準專題研討會。

美國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聯合研究所(JIFSAN)所長孟江洪教授
美國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聯合研究所(JIFSAN)孟江洪教授介紹了生物技術實驗室的工作情況。美國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聯合研究所(JIFSAN)是全國性的食品現場調查機構,同時也是履行食品與藥物管理局 (FDA) 宗旨的六個面向產品的中心之一。作為一家科學管理機構,FDA 的職責是確保美國本國生產或進口的食品、化妝品、藥物、生物制劑、醫療設備和放射產品的安全。它是最早以保護消費者為主要職能的聯邦機構之一。其實驗室能力建設致力于通過政府機構、監管部門、國際組織、生產企業和民間團體的共同參與,提高中等收入和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水平。

美國FDA營養與食品標準辦公室主任安德里亞·洛策(AndreaLotze)
美國FDA營養與食品標準辦公室主任安德里亞·洛策(AndreaLotze)教授介紹了美國嬰配奶粉法規及監管情況。美國嬰兒配方食品的相關法規最早可追溯到1980 年的《嬰兒配方食品法》( Infant Formula Act) 。2014 年,FDA 發布修訂后的《嬰兒配方食品質量控制程序》,其名稱更改為《嬰兒配方食品現行良好生產規范、質量控制程序、質量因素、記錄、報告和通知》,增補了“良好生產規范”( GMP) 和“質量因素”兩方面內容,其中GMP 包括人員衛生、設施設備、原料和包裝材料、過程操作、標簽、追溯、審核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微生物限量( 沙門氏菌和克魯諾桿菌) ,質量因素是指能夠證明嬰兒配方食品安全性及其營養成分生物利用度的必要因素。至此FDA 將《嬰兒食品法》中所有的條款全部細化為具體的法規。
國際食品信息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Foundation,IFIC)是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在美國重要的合作伙伴。IFIC的食品安全總監Tony Flood介紹了IFIC的成立背景和使命。IFIC是一所致力于有效交流健康、營養與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學信息,服務大眾。IFIC基金會的項目得到食品、飲料和農業等領域眾多行業的支持。從2005年開始,IFIC一直在開展多種形式的消費者認知調查,并介紹了2019年的調查報告。通過開展消費者調查,為政府制定法規標準、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為公眾教育和輿論引導提供指引。

中美嬰配食品機關及法規標準專題研討會代表合影
此次考察交流促進了中墨、中美雙方在嬰配食品法規標準及監管方面的相互了解,交流了各方在嬰配食品監管方面的成功經驗,增加了互信,拓展了相互溝通的渠道,為今后雙方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次交流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將繼續發揮政府第三方平臺的作用,積極參與國際食品安全信息交流,為促進政府間食品安全國際合作與交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