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質期的五大疑問
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很多人挑選食品時最基本的原則。2011年5月,衛生部發布《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保質期”進行了重新定義: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于銷售,并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簡而言之,在保質期內的食品除了必須食用安全外,還要盡可能地保持風味不變和營養成分盡量少的流失。定義讀起來通俗易懂,但卻不能打消老百姓對“保質期”的種種疑問。為此,《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有關專家,對老百姓關于食品保質期的常見疑問進行了解答。
食品保質期是怎么確定的,是廠家說了算嗎?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李里特告訴記者,在遵守國家各類食品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食品的保質期是廠家根據產品的情況制定的,但前提是廠家已做了相關保質期實驗,確保在這段時間內,該食品是安全可以食用的。從法律意義上來說,保質期就是廠家給消費者的一個承諾:在保質期內,食品的質量有所保證,如果出現問題,廠家就要負責。
過了保質期,食品就不能食用了嗎?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表示,無論是口感還是安全性,保質期內的食品當然是最好的,但在食品貯存條件達標、包裝完好、色香味沒有發生變化的前提下,過期食品也能食用。比如過期面包沒有發霉,也沒有變硬,顏色、味道、口感正常,就可以放心食用;同樣,果醬、蜂蜜沒有發霉,也沒有酒味,看上去、聞起來、摸上去都正常,也不用扔進垃圾桶。但由于廠家不會擔保過期食品的安全,因此,建議消費者要慎吃過期食品。
保質期越長的食品防腐劑就越多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指出,延長食品保質期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靠大量添加防腐劑,有些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完全不需要添加防腐劑。比如方便面經過油炸并干燥后,能被腐敗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已經不復存在,即使不加防腐劑也不會壞掉;罐頭食品經滅菌后立即進行無菌密封包裝,罐內細菌已被殺死,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也就是說水分含量少和高溫滅菌的食物中往往不含防腐劑。糖果、蜂蜜、糖分很高的固體飲料都是保質期很長的食品,因為太干了,微生物沒法繁殖。
快到保質期的食品還能買嗎?范志紅告訴記者,保質期快到了,并不意味著食品不能食用或安全性下降,但某些品質可能會變差。比如冷凍食品存放時間太長,味道會不新鮮,維生素含量也會略有下降,脂肪可能發生輕微氧化;酸奶、乳酸菌飲料存放時間太長,其中活性乳酸菌數量會變少。買快過期的食品時,一定要及時吃掉。如果實在吃不了,不妨放進凍箱里冷凍,比如說面包和饅頭搞“買一袋送一袋”的活動時,其中一袋可能快要過期,而自己家里人口少,不可能在三天之內把兩袋都吃完。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分裝成一天能吃完的小包,扎好口,分別放進凍箱里冷凍起來。在冷凍室里不會長霉,也不會變干,放兩周都沒問題。吃的時候取出來,用微波爐的化凍檔轉1分鐘就好了,能保證新鮮如初。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要讓饅頭之類在冷凍室里一住就是幾個月,既浪費電,吃起來又不新鮮。因此還是建議消費者盡量購買新鮮出廠的食品。
保質期內的食品就一定安全嗎?“食品的保質期和貯存條件息息相關。”李里特舉例說,應該冷藏的食品,如果在常溫下保存或銷售,保質期一定會大打折扣,比如酸奶;如果食品包裝破損,空氣進入發生氧化,即使沒到保質期,食品也有可能變質,比如一些密封包裝的食品。此外,超市中冰柜往往是開口的,直接與室溫空氣接觸,再加上不時有消費者翻動挑選,導致冷藏和冷凍食品往往不能按照包裝上標注的冷藏溫度儲藏和銷售,直接后果就是提前過期。因此,購買這類食品時,最好買最新出廠的,同時也要留意食品包裝上的最佳儲藏條件。▲
常見食品的保質期
罐頭、糖果、餅干:1年或更長。
方便面、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6個月至1年。
真空包裝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90天至半年。
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30天至90天。
酸奶、點心:16天至30天。
牛奶、主食、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制品:少于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