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國數據:吃米飯增加糖尿病風險,只因吃錯了米飯!快來看看你吃對了沒有
時間:2020-12-18 09:18:00
原 創 :阮光鋒
米飯在咱們中國家庭中幾乎是不可缺的一員“大將”,蒸米飯、炒飯、蓋飯……都是人們的最愛。然而,最近,一篇研究對 21 個國家 132373名參與者的大米攝入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食用米飯與糖尿病發生風險增加顯著相關,每天攝入米飯量超過 450g(相當于超過 3 碗大米飯)的人群,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了 20%。我們吃了幾千年的白米飯,為什么突然和糖尿病扯上了關系?其實是因為他們吃錯了“米飯”
——白米飯吃太多,全谷物吃太少
1. 白米飯有什么問題?我們現在吃的白米飯都是要經過精制加工的。在精制加工過程中,除了去掉不可食用的谷殼外,為追求細膩口感,還會進一步碾去谷皮,胚芽隨之剝落,幾乎只剩下胚乳,成為“精制”的白米,就會丟掉好多“好處”。
谷粒由胚乳、谷胚、谷皮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未加工的谷物最外層包裹著堅硬的谷殼,保護著谷粒。谷皮富含膳食纖維,谷胚富含蛋白質、B 族維生素,胚乳中主要是淀粉、蛋白質和少量脂肪。精制加工會使谷物丟失大量營養,而且經過精制加工后的谷物幾乎只有淀粉、沒有膳食纖維,消化速度很快,吃下去后消化速度也很快,非常不利于血糖和體重的控制。和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多吃全谷物可降低結直腸癌、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2019 年,《柳葉刀》發布一項 195 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分析研究,這項統計追蹤了全球 195 個國家、從 1990 年到 2017 年的 15 種飲食因素的攝入量趨勢,分析了世界各國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
在這個研究中,中國因飲食問題引發的死亡率在全球處于倒數第二檔,比我們經常認為飲食不健康的美國還要高;2017 年,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 20 的大國中的第一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全谷物吃得太少了。最近,為倡導平衡膳食的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中國,來自營養、慢病防控、健康傳播等領域的 4 家專業機構發布《全谷物營養與健康聯合提示》,倡議大家要多吃全谷物。
2. 全谷物,有什么好處?
全谷物是指雖經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但仍保留了胚乳、胚芽、麩皮等部分,也就更好地保留了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B 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天然營養成分。
比如,全谷物有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對維持健康體重、保持身體健康都有很多好處,尤其對預防便秘和結直腸癌最有益處。
我國成年人便秘患病率為 3.19%-11.6%,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則高達 22%。結直腸癌也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癌癥之一。而這些問題,都與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密切相關。國際癌癥研究組織發布的報告指出,每天吃大約三份(90 克)的全谷物,結直腸癌的風險將降低 17%。
全谷物含有 B 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對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比如全谷物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較低,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全谷物食物也有調節血脂、控制體重等功能。
3. 吃全谷物,就一定要吃“全麥面包”嗎?一說到吃“全谷物”,很多人首先想到是就是吃“全麥面包”。現在超市里也是各種各樣的全麥面包。
其實,這種完全是誤解,而且可能會“掉坑”。因為目前在國內,暫時沒有全谷物或全麥食品的相關標識標準,這就給一些商家留下了“鉆空子”的機會:只要制作面包時添加了全麥粉,即使添加量很少,也可以叫全麥面包!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真的很容易被迷惑,買到“假的”全麥面包。其實,我們生活中能夠買到的全谷物類食物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吃全麥面包才能吃到全谷物。生活中的全谷物就有很多,包括糙米(全谷物稻米)、燕麥、小米、蕎麥、玉米、薏米等,在家就可以自己做。
當然,全麥面包、全麥餅干、全麥面條、燕麥片、玉米餅、薏米餅等加工好的食物也是全谷物,但是這里面的坑比較多,大家還是要注意看配料表。記住:如果第一位不是“全麥粉”的話,基本可以認定是“假全麥”了。
4. 如何健康吃全谷物?
(1)吃足夠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一條就推薦“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并明確建議谷類、薯類、雜豆類的食物品種數平均每天 3 種以上,每周 5 種以上,大約是每天應攝入 50-150 克全谷物。而現在的數據顯示,我們每天吃的全谷物連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平時提醒自己多吃點全谷物,爭取吃足夠量。
(2)跟其他谷物混合搭配吃。由于精制米、面制成的主食口感細軟,而全谷物及粗糧雜糧常常使人覺得口感不好,我們不妨將粗糧和細糧搭配在一起食用。比如在米飯和粥中加入小米、燕麥、玉米、糙米等,將糙米、燕麥、蕎麥、紅米、黑米等與白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二合飯”、“雜糧飯”或“五谷飯”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覺得干飯口感差,可以考慮自制五谷豆漿、八寶粥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