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進校園,你擔心嗎?
時間:2023-10-17 10:49:08
原創:阮光鋒

這些都是預制菜。你覺得健康嗎?

這些都是預制菜。你覺得健康嗎?
近來,關于“預制菜進校園”引起了關注,部分家長表示對預制菜食品安全、營養健康擔憂。預制菜能否保障健康、安全?預制菜進校園應該在什么條件、規范下進行?
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清楚預制菜是什么。預制菜是指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和加工制作,經過衛生、科學密封包裝,食用時通過簡單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預制菜分為多種類型,市場上的預制菜,有打開即食的“即食食品”,需要加熱或烹飪調味的“即熱食品”和“即烹食品”,以及僅初加工的生料——“即配食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凈菜”。所以,預制菜不等于“料理包”,而是提前進行了一部分處理,然后在食用前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食用的食品。
其次,預制菜與“家常炒菜”區別,主要在于加工方式。
普通的家常炒菜,需要買菜、洗菜、切菜等一系列工序,然后炒熟吃。預制菜與普通菜肴,最大的區別是會重新加熱一次,對于食物的風味和口感會有一些影響,但并不會很大。很多家庭做菜,尤其是肉類,也會提前鹵一些肉類放著,吃的時候拿出來簡單炒一下,或把餃子提前包好,吃之前再加熱,這些其實也屬于“預制”的范疇。在過年過節做菜較多時,這種“預制”的方式更加普遍。
關于預制菜進校園在學生家長群體中引起的焦慮,其實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方面。很多家長認為預制菜都是“料理包”,都是添加劑,擔心不安全不健康。在即配 ( 比如速凍魚片替代活魚 ),即烹 ( 比如切好并調味的肉片替代整塊肉,又比如速凍餃子替代現場包的餃子 )、即熱 ( 比如烤好的肉餅再烤熱一下 )和即食 (開袋就能吃 )中,即配型和即烹型預制菜才是預制菜中的主流產品。而學生的營養食譜,主要看食材搭配,正規生產的、符合營養搭配的,可以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
這個搭配是不是也挺健康的?
其實,即配、即烹類的預制菜,在某些方面,或許更能保障食品安全。這是因為,食堂是食源性疾病容易爆發的地方,而集中加工預制半成品的中央廚房,因為生產規模較大,機械化水平較高,且配備專業人員,能夠更加精準地控制每個環節的配料、溫度和時間,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不過,應當注意的是,預制菜的風險主要在冷鏈運輸和儲存上。對于需要冷鏈的食物,如果脫冷,安全風險會更大。
確保學生的飲食安全、營養健康的一件大事。是否采購“預制”的食品,采購多大程度的預制食品,學校還應斟酌考慮。對此,我的建議是,如果采用預制菜,第一要分辨哪些預制菜產品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比如包裝好的各種肉類食物、只需簡單切配加熱就可以吃的,比生鮮肉類的安全風險要小很多。第二,加強食品安全與營養科普。對學生和家長加強食品與營養科普宣傳,幫助學生和家長理性認識預制菜。第三,加強對供應商的資質審核。如何確保預制菜達到營養餐標準,也是一個重要關注點。在選擇時,建議有營養專業人士參與,確保日常供餐營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