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石院士:評價型包裝正面標識用于食品尚不成熟
時間:2024-03-26 16:33:00
3月26日,上海的飲料“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在 4 家企業進行試點。分級標識主要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總顧問陳君石
針對營養分級標識這個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進行解答。
1. 您如何看“營養選擇”分級標識?
陳君石 :“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讓消費者比較清楚地知道有標識的飲料對健康是好是壞。但是如果評價的指標和分級檔位不合適,反而可能會給誤導消費者。上海的“營養選擇”分級標識還不是地方標準,而是“倡議”試點,是否全面推廣,還要看試點的效果。

2. 消費者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非糖甜味劑”?
陳君石 :首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沒有“非糖甜味劑”相關表述;其次,按照此標識,只要添加了甜味劑的飲料就不是 A 級,就不健康了。事實上,《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提及“倡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安全標準允許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糖”,以甜味劑全部或部分替代添加糖已成為目前食品行業“三減”中“減糖”實踐的重要方式之一,把“甜味劑”作為營養分級的指標之一,不太恰當 ;最后,人們對甜味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用甜味劑代替蔗糖等,可以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更豐富的食物選擇。目前已有證據證明,甜味劑幾乎不會影響血糖,目前已被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選擇。
3. 該營養標識是“包裝正面標識”(FOP)的一種,這種評價型的 FOP 有何優缺點?
陳君石 :FOP 通常包括描述型的和評價型的,所謂描述型 FOP 就是把預包裝食品營養成分表中需要提醒消費者重點關注的數據等放到包裝的正面進行強調。而評價型 FOP 則是通過營養素或者食品的成分含量用百分比、顏色或者等級等對食品進行分級,更直觀。但是我認為評價型 FOP 用于我國的食品標識,尚不成熟。因為食品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搭配。僅憑食品中的幾個營養指標來判定食物的“好與壞”,不利于消費者實實在在通過提高營養知識來選擇食品 ;以糖和飽和脂肪的添加量來劃分
食品的好壞,要找出一個切點,在科學上是很難實現的。評價型 FOP 常用于企業對產品的研究開發過程中,比如篩選配方。這種評價體系通常需要用數學模型來計算,很復雜,每個企業具體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樣。同類的產品,不同的生產企業,使用的評價型 FOP 標識不同,消費者很難通過比較選擇。
4. 在營養標識方面,您認為我國未來應該怎么做?
陳君石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第一項重大行動就是“健康知識普及行動”,而食品標簽是營養科普宣傳很重要的窗口,2021 年 9 月 26 日和 2024 年1 月 19 日,國家衛健委分別兩次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征求意見,希望能盡早發布施行并大力科普宣傳,規范食品營養標簽,讓消費者明明白白選擇適合自身的食品。